首頁 > 地產資訊 > 資訊詳情
“地鐵一響,黃金萬兩”這句話絕非虛言。
廣州地鐵3號線開通之後,客流量一直不斷突破新高,今年,3號線成為廣州第一條月度日均客流量破200萬人次的地鐵線。而其中的體育西(地獄西)站,日均客流突破70萬人次,最高80.2萬人次,巨大的人口流量意味著廣闊的潛力商機。
再者,地鐵的節節推進隨之而來的是商圈、學校、醫療等城市配套的日臻完備,沿線區域的居民生活會發生跳躍式改善。
縱觀世界各地,無論是紐約華爾街,香港銅鑼灣還是上海浦東,這些世界著名的繁華商圈都是依靠地鐵而興,生動地說明了地鐵驚人的區域推動力。地鐵到哪,財富就湧到哪,地鐵的帶動效應使得地鐵房成為置業者和投資者的爭藏之處。
對於地鐵的交通價值大家都能夠認可
但也有人擔心,認為建地鐵投入太大
地鐵建設的投入產出效益不高
甚至會是負效益,會造成財政重壓
拖累當地的經濟發展
怎麼認識這個問題呢?
1.地鐵經濟中的投入產出
毫無疑問,地鐵建設是一項花費巨大的工程。正因為如此,我們就需要考慮建設地鐵的經濟效益問題,稱為地鐵經濟。所謂地鐵經濟,就是依託地鐵建設發展,使其能產生較大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
相關研究顯示,對於大運量的地鐵交通和城市軌道交通的投入,可以帶來社會經濟效益5—8倍的產出。
重慶市曾做過測算,其軌道交通的建設投資,對城市GDP的直接貢獻為2.63倍,即每投資1億元可新增2.63億元GDP,並提供相應的就業崗位,綜合貢獻率高達6.2倍。
這主要是因為,從地鐵交通的規劃設計到建設運營,將涉及裝修設計、設備製造、工程基建、採礦業、鋼鐵、水泥、通訊及廣告等多個相關產業,地鐵的投資建設大幅度推動了這些相關行業發展和創收。
同時,地鐵沿線的房地產熱,也會進一步給機械製造、鋼鐵等行業,帶來豐厚利潤和廣闊市場。
2.地鐵經濟的三種類型
如此按照功能需求分析,我們可以將地鐵經濟分為內部經濟、外部經濟和衍生經濟三類。
地鐵的內部經濟,是指由地鐵建設所形成投入、產出而產生的經濟效益。該經濟效益直接反映在地鐵各相關部門中,如地鐵運營後,可通過地鐵票務、地鐵廣告及商鋪租金收入來獲得營業收入等。
地鐵的外部經濟,是指該經濟效益不一定在地鐵部門反映出來,但地鐵對外部相關部門和區域能夠產生影響,以及由此在這些部門和區域裏產生出的經濟效益,如地鐵周邊樓市旺銷、房地產升值。
地鐵站點的周邊一般都會形成一種溢出效應,客流、商流以地鐵站為中心向周邊輻射。地鐵會提升沿線和兩端的物業價值,促進城市中新經濟帶的形成。
相關資料介紹,在位於成都地鐵線上的熊貓城、世紀城、莊士中心等地產專案現場可以看到,商業樓盤的價格是隨著地鐵的開建和地鐵站點的設置而不斷升值的。
位於人民南路上一處廢置多年的“爛尾樓”因為地鐵開通的效應,馬上開始借著這股東風重新復工開建,實現了商業效益的最大化。
不但如此,郊縣樓盤也會因為地鐵而明顯受益,隨著地鐵的開通,沿線的房產價值將會成倍增長,從而帶動城郊的經濟發展。
地鐵的衍生經濟,是指地鐵的外部經濟內部化,即採用某種方式與外部的相關部門、區域合作,將外部經濟的經濟效益體現在地鐵部門,如形成主要包括土地資源、商貿資源、廣告資源、通信資源等在內的商業資源,使之成為地鐵部門的衍生產品,從而帶來宏觀的經濟效應。
可見,當我們以廣闊的視野來看待地鐵建設所產生的效益時,它對當地經濟和社會發展就是一個發動機、推進器。
因而加快地方的地鐵交通發展,並以此帶動城市城郊經濟的發展,仍是促進各地經濟和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抓手和增長點。
3.地鐵投資具有長期穩定
持續增長的現金吸收能力
地鐵的投資和建設是屬於資本密集和技術密集的行業,投資大、技術複雜、建設期長、資金沉澱期長,直到工程結束投入使用才能出“產品”,
因此短期內投入與產出無法得到平衡,因而人們擔心投入和產業會失衡,使地方政府背上沉重的債務包袱。
但是我們更要看到,城市軌道交通專案使用壽命長,影響範圍廣,具有長期穩定、持續增長的現金吸收能力。
除政府投資外,民間資本的進入也能夠在時間和空間上得到政府的保障,因此採取多元化的市場融資方式,就具有很強的實際操作性了。
以香港為例,香港地鐵商業基本上都採取“只租不售”的模式,香港開發商對招商和經營管理擁有絕對的統一管理權,從而保證了其源源不斷的收入來源。
資料來源:高勝集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