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筍盤推介

活動展銷

地產資訊

關於我們

分享

whatsapp

facebook

wechat

打開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荧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首頁 > 地產資訊 > 資訊詳情

總投資超7300億!廣州南沙今年擬推203個重點項目

分享至:

收藏

3月9日第一季度集中開工和簽約59個重點項目後,廣州市南沙區近期又發佈了2020年區重點建設項目計畫。今年南沙區重點項目計畫安排項目203個,涉及總投資額超7312億元,其中2020年年度投資850.2億元。

 

從項目類型構成看,基礎設施投資250.5億元,同比增長17.6%,占比29.4%;現代產業投資275.3億元,同比增長46.6%,占比32.4%;社會民生投資248億元,占比29.2%;城市更新投資76.4億元,占比9%。今年的重點建設項目計畫,彰顯了南沙奪取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雙勝利”的信心和決心。



 

在這些項目中,以5G、人工智慧、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項目格外亮眼,共有54個項目納入新型基礎設施項目庫,涉及總投資2080億元,2020年計畫投資148億元,新基建項目在所有項目中總投資占比28.4%。
其中,5G及網路應用類項目5個,年度投資17億元,占比約11.5%,包括廣州港南沙港區四期工程、5G基站建設等項目
創新基礎設施類項目10個,年度投資60.7億元,占比約41%,包括廣州南沙中科院明珠科學園、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建設等項目

 

數字基礎設施類項目19個,年度投資18億元,占比約12.2%,包括海芯中國區總部及積體電路研發生產基地項目“國際數據傳輸樞紐”粵港澳大灣區廣州南沙節點、芯聚能第三代半導體封裝功率模組研發與生產基地等項目

智能製造類項目16個,年度投資46.9億元,占比約31.7%,包括廣汽豐田年產20萬輛“新能源車”產能擴建項目(四線)、恒大智能汽車零部件項目、廣汽豐田TNGA系列發動機建設等項目
城際高鐵和城際軌道交通類項目3個,年度投資5.5億元,包括新建深圳至茂名鐵路深圳至江門段(廣州段)、南沙站綜合交通樞紐一體化工程等項目


 

近年來,南沙區新建成新基建類項目在這次抗疫中表現突出。目前南沙區98%的高新技術企業已復工,以廣東智能無人系統研究院、廣州中科院軟體所、中科智城、紫川電子等為代表的科研院所和高技術企業,投產的人工智慧咽拭子採樣機器人系統、疫情防控協同系統、全自動紅外熱成像體溫熱篩查系統等相關防治技術和產品在防疫第一線作用顯著。


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建設到崗率100%

南沙港四期碼頭是粵港澳大灣區首個全自動化碼頭,對探索智慧港口建設,增強灣區內臨港產業互聯互通,提升珠三角港口群綜合競爭力具有重要意義。目前南沙港四期120萬平米的陸域已基本形成。春節期間大型絞吸船也在持續作業,“整個班次作業員工不上岸、任何人不上船。”等措施將大型船機上的工作人員受疫情影響降到了最低,從而達到持續施工的目的。截至目前,四期各標段工序崗位到崗率已達100%,已啟動水工、土建工程施工。廣州港南沙四期工程辦主任邱文清表示,“隨著後方企業被動員起來逐漸開展復工複產,勞動力和材料供給得到有效保障,我們一定能把延誤不多的工期搶回來,有信心完成年度投資計畫。”
資料圖


據介紹,2021年南沙四期項目建成後,南沙港區每年的集裝箱吞吐量預計可超過1800萬標箱,將位居全球單一港區前列,進一步提升廣州港的港口物流綜合優勢和港口集聚輻射力,立足粵港澳大灣區,使南沙港區成為泛珠三角經濟腹地全面深度參與“一帶一路”建設的出海大通道。


資料圖


“AI”黑科技守好境外防疫第一道防線
當前正處於防控境外疫情輸入的重點階段,廣州南沙的AI獨角獸企業雲從科技用他們的黑科技在龍穴島、白雲國際機場立起守衛國門的第一道防線。

2月27日中午12點,雲從科技AI智慧防疫檢測方案成功在廣州白雲國際機場進行部署,14點開始對從日本入境的航班乘客開始測溫。檢測方案產品包括大鴻AI盒子、AI測溫儀,檢測系統的核心功能有體溫異常人員篩選、未戴口罩的識別與預警、人臉即時抓拍、體溫異常人員軌跡還原、數據智能檢索,實現遠距離非接觸式測溫,降低一線工作人員感染風險。同時實現多人同框測溫,降低排隊導致的交叉傳播風險。


據瞭解,雲從科技疫情防控方案針對佩戴口罩場景優化了人臉檢測,排除熱飲、熱食、電腦、電器等誤報,減少不必要的處理工作。同時,使用雲從 Re-ID 技術,能準確定位測溫位置,以及最佳測溫時機,有效提高測溫準確率,並支持是否佩戴口罩檢測和未佩戴口罩自動語音報警。無需工作人員口頭提示,幫助機場人員重點檢測來自重點疫區的旅客體溫情況。

除了機場,還有其他口岸也能見到雲從科技的黑科技,海關AI體溫監測疫情防控解決方案是雲從科技集團最新推出的一套針對海關監管需求的疫情管控綜合解決方案,搭載了雲從科技自有知識產權的國際領先的人臉檢測、人臉結構化、Re-ID人形演算法,以及專門訓練的人體額頭部位測溫演算法避免現場環境對測溫結果的干擾,有效降低誤報。系統的測溫精度達到±0.3,具備自適應較溫、高準確、高密度、高可用、穩定可靠等優勢。
通過AI熱成像測溫儀、雲從大鴻疫情防控智能終端產品,結合視頻智能分析、熱成像測溫、疫情數據挖掘分析等技術手段,提升海關檢驗檢疫防控水準。系統具備體溫異常人員篩選、佩戴口罩人臉識別、人員未佩戴口罩識別預警、人臉識別抓拍、體溫異常人員軌跡還原、佩戴口罩路人庫檢索、數據導出等功能,實現疫情管控的事中防控、事後溯源。
目前,系統已在廣州白雲機場、南沙龍穴島港區等重點出入境管控區域安裝部署。廣州市內的社區、學校等也正在設計安裝該系統。


資料圖


“可燃冰”產業化發展邁出重要一步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以下簡稱廣州海洋實驗室)近日在廣州市南沙區慧谷地區正式動工。該項目以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和廣州海洋地質調查局為核心共建單位,聯合中科院內外20多家單位共同建設,目前已彙聚47高層次科研團隊,正聯合香港科技大學、南方科技大學等粵港澳科研力量建設實驗室分部,推動國家大科學裝置建設。


南方海洋科學與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建設項目效果圖


據悉,廣州海洋實驗室將依託天然氣水合物鑽采船、冷泉生態系統等國家大科學裝置。其中,冷泉生態系統大科學裝置是廣州海洋實驗室建設的核心內容,建成後將用於觀測和模擬冷泉系統生態演變過程、機制及其生態學效應,支撐我國天然氣水合物(俗稱“可燃冰”)產業化發展。

中國工程院院士、中科院南海海洋研究所所長、南方海洋科學和工程廣東省實驗室(廣州)主任張偲表示,實驗室選擇落戶南沙,不僅因為這裏位於粵港澳大灣區內的地理幾何中心、經濟發展態勢良好,更看中了南沙的濱海環境和生態發展理念,這與實驗室在島嶼島礁可持續開發研究、大科學裝置建設等方面的需求相契合。他介紹,實驗室成立一年多,目前已彙聚47個海洋領域高層次科研隊伍,其中包括16個院士團隊,以雙聘形式吸納的科研人員達到800餘位


資料來源:廣東省政府網、廣州日報、南沙區融媒體中心

 

分享至:

收藏

上一篇:重磅!2020年珠海迎巨變!看完之後,你絕對不想離開珠海!

下一篇:惠州基建總投資4828億--城市規劃篇

相關閲讀

服務條款

PayPal

PayMe

PayCode

電話 : 9780 3003

銀行轉賬

大新銀行有限公司

賬號 : 040-760-32805800

賬號名稱 : GC GLOBAL (HK) LT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