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筍盤推介

活動展銷

地產資訊

關於我們

分享

whatsapp

facebook

wechat

打開微信“掃一掃”,打開網頁後點擊荧幕右上角分享按鈕

首頁 > 地產資訊 > 資訊詳情

深中通道建設進入新階段 離開通更近一步

分享至:

收藏

深中通道項目建設又進入新階段!

4月12日,在纜繩的牽引下

深中通道6萬噸的首節沉管

順利從淺塢區橫移至深塢區

為沉管隧道安裝打下了堅實基礎

 

 

為順利完成沉管橫移,深中通道建設者提前對深淺塢進行一次灌水,共使用8臺大功率水泵,連續施工70餘個小時,蓄水150萬方。萬事俱備,澆築混凝土後重達6萬噸的E1管節繼完成一次舾裝、GINA止水帶安裝後,隨著關閉淺塢區鋼閘門後水位逐漸漫過沉管,在鋼纜繩的牽引下,緩緩進入深塢區,全程歷時約50分鐘,從陸上到水上、淺塢到深塢共移動約百米。按照建設計畫,下一步即將開展E1管節的二次舾裝工作,預計6月底前開始首節沉管安裝作業。

 

深中通道

深中通道是國家“十三五”重大工程和粵港澳大灣區重要過江通道,集“橋、島、隧、水下互通”為一體的超大型跨海交通基礎設施,沉管隧道全長達到6.8公里,由32個管節加一個最終接頭“搭積木”連接而成,為世界首例雙向八車道海底沉管隧道。首個澆築完成的E1管節是非標準管節,重達6萬噸,比肩中型航母的排水量。 

 

項目整體預計2024年建成通車。建成後,將有效釋放廣東當前的區域交通路網壓力,推進粵港澳大灣區東西兩岸產業互聯互通以及各類要素的高效配置,提高粵港澳大灣區的“硬聯通”和“軟聯通”水準,推進大灣區城市群深度融合發展。

 

 

聯合攻關破解難題

首個管節智能澆築2萬方混凝土

 

2019年6月26日,首個管節鋼殼順利抵達位於珠海牛頭島上的深中通道沉管智慧工廠,開啟了它橫移至深塢區前的“加工之旅”。鋼殼澆築是第一道工序。

 

深中通道管理中心副主任、總工程師宋神友

 

深中通道沉管隧道採用鋼殼混凝土組合結構形式,該結構為國內首次應用,國際上首次大規模使用,這種結構形式具有承載能力大、防水性能好等優點。E1管節由多個密閉倉格組成,需要澆築2萬多方自密實混凝土。在封閉隔倉裏實現混凝土填充密實性是世界性難題。

 

早於2015年,深中通道管理中心組織產學研用聯合攻關,聯合四航局研發中心等單位,歷時三年多,進行了上百次隔倉模型澆築試驗,突破了封閉式隔倉混凝土填充密實度等“卡脖子”難題。 

 

為了保證澆築品質,項目研發了新材料,研製出了高穩健、自流平、自密實混凝土;基於自流平混凝土流動的工作原理,提出了合理的工藝孔構造設計,保障澆築時排氣的通暢性;形成了項目專用自密實混凝土澆築品質控制指南,明確了澆築速度等工藝指標;在世界上首次研製了鋼殼混凝土智能澆築裝備和系統,該系統具有自動控制澆築速度、自動感應液面上升速度、自動提升導管等功能,有效保障了鋼殼混凝土澆築品質。

 

 

據悉,相關成果將填補行業空白,形成相應的行業標準及核心關鍵技術,引領交通基礎設施行業的高質量發展,打造建設交通強國的標杆工程。 

 

200臺智能車共同轉運

“巨無霸”平穩移出淺塢區

 

重達6萬噸的“巨無霸”

要從生產線縱移到淺塢區

這個大難題要怎麼實現?

 

為此,深中通道建設者們將目光聚焦在了一種叫臺車的裝備上,但行業內臺車最大載重只有200噸,預製完成的標準管節有8萬噸,該如何實現同步轉運呢?經長時間的考察、調研、學習後,技術骨幹根據力學的分散性原理,產生了用200臺臺車共同轉運一節沉管的想法。歷時一年半,建設者們終於攻克難關,研發出了單臺承載力達到800噸的臺車和智能移動系統,採用“多點支撐、三點平衡、同步行走”原理實現平穩移動。

 

 

2019年12月6日,深中通道首個澆築完成的6萬噸沉管順利縱移至淺塢區。智能裝備及調度系統在深中通道項目的使用,極大提高了項目的工效,為深中通道2024年建成通車提供了強大支撐。 

 

 

見縫插針搶抓工期

96天完成二次舾裝區改造

 

宋神友介紹,深中通道沉管隧道由32個管節加一個最終接頭組成,其中22個沉管管節首先在廣州南沙龍穴島船廠完成鋼殼的製造,後運抵珠海牛頭島進行混凝土澆築,在淺塢區、深塢區完成一次舾裝和二次舾裝作業後,再由自主研發專用裝備沉管浮運安裝一體船運至隧址區進行沉放。

 

由於深中通道項目鋼殼沉管屬國內首次採用雙向八車道,斷面長度達46米,原用於存放港珠澳大橋(沉管寬38米)建設時期預製完成沉管的深塢,塢門寬度不能滿足目前使用要求。因此,在沉管進行澆築作業的同時,二次舾裝區的改造工作也提上了日程。

 

 

臨時圍堰、深塢排水、塢內拓寬、新建舾裝平臺、新建水泵房、塢門、塢墩等是二次舾裝改造的重點工作。其中,新建塢門是一道大坎。它採用傳統鋼筋混凝土的模式,一層一層建造起來,共有八層。前期的吊裝作業涉及高空作業,風力過大就不能繼續,預製時正值冬季,給新建塢門增加了不少困難。在深中通道建設期黨委的領導下,黨支部成立了兩支“黨員先鋒隊”,由21名攻堅黨員衝鋒,科學部署施工計畫,緊盯天氣情況,靈活調整輪流作業,帶領230名建設者紮根一線,其中有144名建設者春節留守建設,見縫插針搶抓工期。

 

“紅色力量”激發強大合力,歷時96天,塢門預製順利完成。隨著塢門被鋼纜繩慢慢遷移到塢墩,灌水坐底,標誌著整個二次舾裝的改造作業正式結束,順利為E1管節橫移下水提供封閉環境。

 

目前,深中通道建設進展順利,各構造物有序推進。西人工島正開展島內暗埋段、敞開段隧道等施工;東人工島正在開展島壁拋石、島體填築等施工;沉管隧道已完成E1-E3管節鋼殼製作,預製工作有序推進;伶仃洋大橋正在開展東西索塔、西塔承臺、西錨碇地連牆及東錨碇基坑開挖施工,中山大橋正在進行主橋塔柱及引橋下部結構施工。 

 

分享至:

收藏

上一篇:樓市王炸:農村集體土地直接入市開發,無需國家征地(全文+精解)

下一篇:一圖看懂2019年珠海經濟發展

相關閲讀

服務條款

PayPal

PayMe

PayCode

電話 : 9780 3003

銀行轉賬

大新銀行有限公司

賬號 : 040-760-32805800

賬號名稱 : GC GLOBAL (HK) LTD